淝河片區崛起 合肥主城中軸上的明珠 |
來源: 發布日期:2019-08-30 人氣:2262 |
如今的合肥版圖上,自二環向外,隨著城市用地日益枯竭,城東腹地,兩條新的核心軸線正在生長,新的“主城中軸”正在形成。一條,是已經開發的非常成熟的馬鞍山路。從大東門出發,循著古老的淝河水脈與馬鞍山路一路向南,環城公園、萬達廣場、合肥工業大學一字排開,這里是合肥歷史的起初,城市底蘊的源頭。另一條就是龍川路,它是一條“城市繁華線”,未來不久,車行于此,就像進行一場盛大的城市發展巡禮。它一頭連著萬象城、天鵝湖,一頭直通未來的東部新中心,撐起合肥中軸的脊梁。而這兩條中軸線相交處,向東不過2公里,當我們把目光聚焦于此,發現一片價值高地正在形成。 在繁華的合肥主城區與蓬勃發展的濱湖新區之間,合肥高鐵站往東,正是淝河片區的所在。這個曾經可能被合肥人忽視的區域,如今,正在迎來煥新。今年,總投資超230億元的淝河片區綜合改造進入第三年,按照“一年打基礎、兩年大提升、三年大變樣”的目標,今年也是淝河片區綜合改造的決勝之年。目前,片區征遷工作已完成總量的7成以上,區域內基礎設施、民生工程、產業招商等快速推進,一座宜居樂業的品質之城新貌漸顯,淝河片區作為合肥城市軸心,正在日益崛起。 淝河片區改造采用片區整體征遷、綜合改造的方式,最終形成“四軸線、三組團、一中心”的城市空間布局。 合肥主城區最大的城中村落、最大的砂石貨場和混凝土攪拌站集聚地、最大的建材市場和物流集聚地……這是十年前淝河片區身上的一個個標簽。“晴天灰蒙蒙,雨天一身泥”,臟亂差,與繁華不沾邊,是不少合肥人對它的印象。這一切,在2016年迎來改變。 2016年11月17日,合肥市政府正式批復《關于包河區淝河片區實施綜合改造的意見》。片區范圍具體劃定為:北至當涂路(南二環路),西至包河大道,南與包河經開區接壤,東至南淝河沿岸,總面積21.2平方公里,占地約32600畝。這一片區將從城市空間格局、區域產業規劃、生態環境和社區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改造。淝河片區綜合開發改造預計總投資234億元,涉及8.5萬人,改造總面積350萬平方米。項目分四個階段,一直到2020年,要將淝河片區建設成為展示形態之美的精致之城、彰顯發展之美的產業之城、蘊含自然之美的綠色之城、融匯生活之美的樂活之城。 按照計劃,淝河片區改造采用片區整體征遷、綜合改造的方式,最終形成“四軸線、三組團、一中心”的城市空間布局。“四軸線”即南淝河水岸景觀休閑軸線、上海路城市景觀軸線、龍川路商務總部軸線和淝河生態公園高鐵生態廊道軸線;“三組團”即沿東流路都市活力街區組團、沿龍川路新興產業社區組團和沿南淝河水岸風情小鎮組團;“一中心”即淝河新中心。 淝河片區在城市功能設計時,力求以人的生活半徑為單位,打造活力街區。片區規劃配建3個單元級鄰里中心和14座小區級睦鄰中心,這些“兩級中心”里配置菜市場、幼兒園、文體中心、社區衛生中心等,構建社區“十五分鐘”綜合生活服務圈。水和綠是淝河片區豐富的資源,片區還規劃了80~100米寬的龍川路公園,南淝河體育公園,以及上海路、南淝河路、北京路、花山路等8個城市公園。教育方面,該片區還規劃了6所初中、10所小學,讓適齡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均衡的教育資源;交通路網方面,改造完成后,從淝河片區出發,最快五分鐘可達高鐵南站和繞城高速出入口,交通將會十分便利。 另外,淝河片區位于包河區重點打造的“一體三翼”區域。據了解,“一體三翼”、“濱湖引領”、“老城復興”、“鄉村振興”是包河區的四張“戰略王牌”。去年4月,包河區正式成立“一體三翼”建設指揮部;8月,“一體三翼”區域發展實施方案正式下發。按照方案,將打造以包河經開區為主體,淝河片區、濱湖卓越城片區、駱崗片區為側翼的產業空間平臺格局。該區域發展板塊,被視為包河城市拓展的最后空間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。這其中,淝河片區將重點圍繞數字經濟、總部經濟、康養等產業,謀劃優質項目。 |